关键词:比特大陆、矿机销售、加密货币、ASIC芯片、比特币、AI芯片、港交所、招股书、市场风险、盈利能力
从 2013 年成立到 2018 年首次递交招股书,比特大陆用短短 5 年把矿机做成了一门“现象级生意”。当招股书里的数字——28.45 亿美元半年收入、7.43 亿美元半年净利润——横空出世,所有人才真切感受到“卖铲子”原来如此暴利。本文围绕比特大陆的矿机销量与卖价变化、盈利模式与毛利结构、市场环境与潜在风险、AI 与区块链双线故事四大维度,拆解这场冲击港交所的资本盛宴。
1. 巨兽崛起的财报密码:两年翻 18 倍的增长曲线
招股书显示:
- 2015 年收入 1.37 亿美元
- 2017 年收入 25.17 亿美元,2 年复合增速 328.2%
- 2018 上半年收入 28.45 亿美元,同比增长 936.6%
更惊人的是盈利端:
- 2017 H1 净利润 8,300 万美元 → 2018 H1 7.43 亿美元,增幅 794.8%
表面上看,这是币价晴雨表的直接反馈;深层次,却是一次 精准踩点 的胜利。2015 年行业寒冬,主流矿机关机潮来袭,比特大陆逆势加码 S9,次年比特币便开启 2016–2017 超级牛市,需求断层式爆发。
2. 高售价≠高利润,矿机定价的特殊逻辑
一台型号 S9 的矿机,与普通的台式主机“外壳”似孪生兄弟,但价格却高出 5–10 倍。背后的逻辑是:
- 原材料(芯片、电容、散热器)只影响成本基线
- 算力密度(Hash/Watt)定义溢价区间
- 未来币价预期才是真正决定终端售价的锚点
平均售价数据恰好印证这一点:
| 时间段 | 主流机型均价 | 备注 |
|——|——|——|
| 2017 H1 | 1,171 美元 | 牛市主升段,现货难求 |
| 2018 H1 | 992 美元 | 比特币从 2 万跌至 6,000 美元,整机降配消化库存 |
由于算力锚定币值且单价规模有限,矿机市场呈现“行情好时囤货,行情差时降价”的典型周期性。
3. 主营结构透视:矿机、矿池、自营挖矿的权重图谱
按招股书拆分:
- 矿机销售:2017 年占比 90%;2018 H1 占比达 95%
- 矿池运营(BTC.com、Antpool):提供算力撮合,佣金收入
- 矿场托管&自营挖矿:轻资产+重资产双模式,赚取电费与币价差
本质上,三大业务都围绕ASIC芯片算力延伸,属于强相关,一旦比特币陷入长时间熊市,全链条都会遭遇“需求—现金流—库存”连环暴击。
4. 市场风险放大镜:熊市、政策、技术代沟一个不能少
招股书用 近 50 页 披露潜在地雷,归纳后无非三大类:
- 币价风险:若比特币跌破 S9 关机价(约 3,500–4,000 美元),矿工大量关机将直接减少新机需求,旧机清库存压力大。
- 库存风险:2018 Q2 市场转冷,坊间估算当季亏损 3–4 亿美元,主因高价芯片备货导致存货减值。
- 政策&技术:监管趋严或 PoW 切 PoS(以太坊转型)都可能让 ASIC 矿机一夜之间失去价值。
=> 一句话总结:矿机不是耐用品,而是 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。
常见问题 Q&A
Q1:为什么比特大陆要把 AI 芯片写进招股书?
A:给二级市场一个“第二增长曲线”的故事。比特币周期性明显,而 AI ASIC 从安防、数据中心到自动驾驶赛道更长坡厚雪。只是截止目前,AI 收入尚不足以抵消矿机业务波动。
Q2:矿机还能赚钱多久?
A:取决于“矿工剩余利润率”。当全网算力增长>币价涨幅时,老机型 ROIC 下降,需求下滑,生命周期缩短。一般主流机种盈利窗口 12–18 个月。
Q3:比特大陆为什么不直接屯币?
A:招股书披露,自营挖矿收入占比约 3%–5%,更多是为研发测试、维护品牌生态。囤币涉及大资金占用与币价波动,影响利润率表观,作为上市公司需避免大幅非经常损益波动。
Q4:如果 IPO 成功,发行募集的钱主要花在哪儿?
A:募集净额 40% 用于继续研发下一代 7/5nm ASIC、30% 用于扩大产能、剩余 20% 投入 AI 及区块链应用生态——目标锁定长期高毛利市场。
Q5:买矿机现在入场来得及吗?
A:核心看三件事:电价<0.05 美元/kWh、Coin 价格回升到关机价以上、机型算力/功耗比领先市场 10% 以上。三缺一,回本周期会被动拉长。
5. AI 梦想的第二战场:用区块链赚的钱做新半导体
比特大陆 2017 年发布第一款云端 AI 芯片 BM1680,随后又陆续迭代 BM1682/BM1684,主打“高并行、低功耗、安防/服务器场景”。到 2018 年中,该系列已小规模出货,但营收占比<5%。
- 护城河在哪儿? 目前看是算法级 ASIC 设计经验(7 年矿机积累)+ 台积电先进工艺(抢先进产能)
- 能否复制 GPUs 路径? AI 赛道玩家众多,英伟达、华为昇腾都在高密度推理市场卡位;对比特大陆而言,AI 更像是 产业 Managed Transition,为熊市换挡时备用。
6. 写在尾声:巨轮驶向何处,市场已鸣三次警钟
- 2018 Q2 亏损传闻:让投资者开始审视盈利可持续性
- 港股破发潮:海底捞、华兴资本相继破发,映射二级市场情绪
- 全球监管趋紧:中国、北美、欧盟陆续对 PoW 挖矿提出能耗与税务合规要求
比特大陆能否在香港讲好“矿机+区块链+AI”三位一体的资本故事,最终取决于下一轮比特币减半周期里,他们能否提前嗅到需求拐点——毕竟,卖铲子的神话不会反复重演,时间与算力赛跑,容不得半步迟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