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市场持续的缩量行情之下,流动性的流失正在从比特币交易量横向蔓延至NFT、Ordinals、Runes符文等多个板块。Kaiko最新发布的研究指出,过去一个月内,周末比特币交易量已跌至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,而NFT市场整体交易量环比暴跌近 44%,符文与Ordinals的数据更呈现出高达 90% 的“瀑布式”回落。本文基于多家权威数据与机构观点,从源头梳理流动性退潮的逻辑,并给出投资者关心的一系列高频问题解答。
周末比特币流动性为何一蹶不振?
1. ETF “锁死”周末交易
Kaiko 在报告中指出,自 2024 年初多只现货比特币ETF在美国上市以来,比特币周末交易量占周交易总量的比例由 2019 年 28% 的峰值迅速下滑至目前的 16%。原因在于大多数ETF只在工作日开放申购赎回,切断了24×7的连续性资金入口。
👉 暴跌背后的真实推手?点击深度剖析ETF资金流向与盘面节奏
2. 加密友好银行悉数退场
彭博社补充了这一流动性收缩的“幕后拼图”。2023 年 Signature、硅谷银行相继破产,做市商失去了全天候结算通道,导致链上资金流转效率骤降,“场内愿意接盘的人肉眼可见地减少”。这意味着不仅是价格萎靡,连比特币矿工的支付能力与整个网络的链上活跃度也被严重压制。
3. 跌破链上活跃阈值
链上数据显示,在近两周的周末时段里,全网确认的比特币转账笔数同样触及近四年低位。活跃地址数仅为 5 月高峰期的一半,印证了“没有成交量,就没有价格波动”的共识。
NFT市场:高光不再,加速出清
Q1→Q2 交易量减少 44%
CryptoSlam 统计显示,NFT 总交易额已从第一季度的 41.4 亿美元骤降 44% 至第二季度的 23.2 亿。即便在2月小牛市期间,也未重现 2021 年的集体狂欢:
- PFP(头像类)地板价普遍回撤 60% 以上;
- 拍卖行源起的顶级蓝筹系列,挂单深度骤减,实际成交稀少;
- 从OpenSea到Blur,市场整体挂单量接近年内高位,买卖盘极度失衡。
Blur“空投挖矿”红利殆尽
多位资深玩家反馈,Blur等平台的积分奖励方案逐步缩水,NFT挖矿收益不再具备吸引力,进而引发规模化平仓潮。与此同时,“政治迷因币”横空出世,进一步抢占本就紧缩的注意力资源。Apollo Crypto投资主管直言,“资金不进场、叙事遇冷、头像审美疲劳,才是NFT真正冷却的三重奏。”
Runes符文、Ordinals:热闹到萧条的「三个月魔咒」
数据角度看失控
根据Dune链上仪表板:
- Runes 6 月迄今交易量较 4 月高点下跌 88%;
- BRC-20 代币总交易额较 3 月峰值蒸发 97%;
- Ordinals 单日链上手续费已跌至 <2 BTC,与4月创纪录的 884 BTC 天壤之别。
当初被市场寄予厚望的“矿工拯救计划”,显然在现实面前迅速褪色。
叙事疲劳与需求错配
Ordinals、符文和BRC-20本被视作“付矿工小费”的增量剧本。然而,真正的链上支付场景并未形成闭环,更多交易集中在二级市场投机,热度消散之迅速堪比落潮。当散户无法在短线波段里赚到钱,新项目方也无心思创作高溢价铭文,链条自然断裂。
👉 Ordinals行情冷却,如何在熊市中挖掘下一个「矿工红利」机会?
链上拥堵不再
早高峰期的“比特币区块塞爆”盛景一去不返,节点打包交易费的平均值已降至 2023 年初水平,大幅降低矿工对 Ordinals 交易收入 的依赖度。
FAQ:关于熊市里投资与投机,呼声最高的6个问题
Q1:这轮流动性枯竭行情会持续多久?
A1:机构普遍预测ETF资金单向流入与 宏观利率政策 挂钩,若美国下半年转向宽松,周末交易量有望在 8-10 周后探底回升;NFT 与符文板块则需等待新叙事突破,时间窗口更长。
Q2:此时定投比特币是否性价比够高?
A2:关注链上哈希率与矿工投降信号。若两次难度调整后算力仍无显著回升,再配合价格进一步折让,短线布局胜率更高。
Q3:NFT蓝筹还有“抄底”价值吗?
A3:先看地板价是否跌破历史 0.618 支撑位,再看项目方能否持续更新路线图;在市场深度萎缩环境下,抄底更像是“拿时间换空间”,需锁定长期心态。
Q4:符文与BRC-20项目方倒闭潮如何避坑?
A4:重点考察代币经济学与跨链桥资金安全:链上流动性池日均交易额 <10 万美元的小众符文,中心化交易所下架风险极大。
Q5:矿工现在还能靠交易费活下去吗?
A5:主流矿企已同步后台接入闪电网络微付模块;只有在比特币价格突破 85,000 美元前,单纯依靠Runes或Ordinals链上手续费无法覆盖电价上涨的现实。
Q6:如何判断下一波炒作主题?
A6:记住“高门槛低流通量”两大指标:进入门槛越高,资本越不易无脑复制;发币总量锁死,才可能出现稀缺溢价。盯紧Layer2生态+模块化BTC动向。
在比特币交易量跌至新低的当下,市场情绪并非彻底枯竭,而是在一次次“高低切换”中重新寻找定价锚。无论是NFT的冷却,还是符文、Ordinals短暂的红利窗口,本质上都是区块空间与时间价值的重新定义。
风险依然高企——价格可以腰斩,叙事可能失效;但正是这样的波动,为有准备的投资者孕育下一波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