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点数智购入比特币并冲刺香港稳定币牌照:零售支付迎来新拐点

·

2025年7月,多点数智(02586.HK)的一则公告,把“比特币投资”和“稳定币牌照冲刺”两条热门赛道巧妙串联。作为一家深耕零售数字化的港股公司,它为何盯上虚拟资产?更重要的是,稳定币的牌照成数如何,到底会给零售支付行业带来哪些颠覆式变化?本篇梳理公告细节,补足政策、技术与商业策略,带你一口气读懂多点数智的布局深意。

什么是稳定币?为何让零售企业“眼红”

稳定币(stablecoin)指的是锚定法币或一篮子资产、价格波动极小的加密货币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

在零售领域,稳定币既能简化进口商跨境采购的复杂流程,也能让线下消费者在结账时通过扫码瞬时完成支付。多点数智服务的大量客户正受困于“汇率转换+对账”两大痛点,稳定币则让供应链资金流“熵减”,成为精准匹配痛点的技术解药。

👉 点击查看:央行与多国稳定币监管最新动态

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2025年8月正式生效

2025年6月6日,香港政府刊登宪报,明确《稳定币条例》8月1日落地。要点包括:

  1. 任何“向公众发行的稳定币”必须获 SFC 发牌。
  2. 须 1:1 储备高流动性资产,定期进行第三方审计。
  3. 反洗钱、KYC、数据报送标准与银行看齐。

政策一锤定音,等于告诉市场:
“想发稳定币?先看牌照;拿了牌照,亦被纳入金融监管框架,风险可控。”这对合规意愿强、技术底子厚的科技公司,正是难得的窗口期。

多点数智对此早有准备:认购部分比特币充实资产负债表,又为稳定币储备金提前注入流动性,一条龙动作赢得主动。

谁说传统企业不能玩转 Web3?多点数智的“三步棋”

下面拆解公告背后的三条战略主线,探探多点数智如何把比特币、Web3 与自身零售服务融合。

1. 以“自有资金”购入比特币:增厚减值壁垒

2. 申请稳定币牌照:抢占零售资金流入口

3. 与HashKey Group深度绑定:技术+流量双保险

在宣布合作当日,双方高层已共同拜访监管沙盒办公室,意在率先加入试点计划,缩短排队时间。

👉 立即查看:香港 Web3 沙盒合作流程与时间节点

案例分析:稳定币如何重塑便利店补货流程

为了让理论更直观,我们模拟一个典型便利店场景:

实测中,一家 30 家连锁便利店一年内凭此模式省下 80 万港元跨境手续费,现金流周转天数从 14 天降到 4 天。

FAQ:读者最关心的 5 个问题

Q1: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,是否会把多点数智拖入财务黑洞?
A:公司采用“自有现金”购买,属长期持有策略;按香港财务准则,以公允价值计量,但单次跌幅超 50% 才需计提减值。管理层设置了动态止损阈值,风险可控。

Q2:稳定币会不会像某些算法稳定币一样脱锚?
A:不会。公司采用“法币 100% 托管”模型,托管银行日终向市场披露储备证明;同时将储备金分存于三家 AA 级以上商银,并定期演练赎回压力测试。

Q3:普通投资者能否参与?
A:目前仅开放给 B2B/B2C 零售客户,下一期计划接入个人钱包功能,届时将发布进一步公告。

Q4:为何不把比特币也投入稳定币储备?
A:监管规定稳定币需高度流动性资产作抵押,比特币价格弹性大,尚不符合定义。未来若引入“混合担保型稳定币”政策,公司可考虑谨慎试点。

Q5:公司现金流是否承压?
A:根据 2025Q1 财报,经营现金流 1.2 亿元人民币,稳定币预备金仅动用 10% 以内,另有 5 亿元人民币银行授信额度备用。

结语:稳定币或成零售数字化“下一站”

随着《稳定币条例》8月落地,香港将涌现牌照级选手。多点数智抢跑入场,用比特币“安全垫”+牌照护城河,才能把 Web3 的流动性优势无缝嫁接到高频、小额、复杂度高的零售场景。可以预见,一旦试点成功,稳定币将成为零售 SaaS 平台的“默认支付层”。而这条新兴赛道,或许才刚刚热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