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多点数智(02586.HK)的一则公告,把“比特币投资”和“稳定币牌照冲刺”两条热门赛道巧妙串联。作为一家深耕零售数字化的港股公司,它为何盯上虚拟资产?更重要的是,稳定币的牌照成数如何,到底会给零售支付行业带来哪些颠覆式变化?本篇梳理公告细节,补足政策、技术与商业策略,带你一口气读懂多点数智的布局深意。
什么是稳定币?为何让零售企业“眼红”
稳定币(stablecoin)指的是锚定法币或一篮子资产、价格波动极小的加密货币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
- 秒级结算:跨境转账从 T+3 缩短到 T+0;
- 极低手续费:节省 SWIFT 与卡组织多重费用;
- 链上透明:可审计的智能合约降低欺诈风险。
在零售领域,稳定币既能简化进口商跨境采购的复杂流程,也能让线下消费者在结账时通过扫码瞬时完成支付。多点数智服务的大量客户正受困于“汇率转换+对账”两大痛点,稳定币则让供应链资金流“熵减”,成为精准匹配痛点的技术解药。
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2025年8月正式生效
2025年6月6日,香港政府刊登宪报,明确《稳定币条例》8月1日落地。要点包括:
- 任何“向公众发行的稳定币”必须获 SFC 发牌。
- 须 1:1 储备高流动性资产,定期进行第三方审计。
- 反洗钱、KYC、数据报送标准与银行看齐。
政策一锤定音,等于告诉市场:
“想发稳定币?先看牌照;拿了牌照,亦被纳入金融监管框架,风险可控。”这对合规意愿强、技术底子厚的科技公司,正是难得的窗口期。
多点数智对此早有准备:认购部分比特币充实资产负债表,又为稳定币储备金提前注入流动性,一条龙动作赢得主动。
谁说传统企业不能玩转 Web3?多点数智的“三步棋”
下面拆解公告背后的三条战略主线,探探多点数智如何把比特币、Web3 与自身零售服务融合。
1. 以“自有资金”购入比特币:增厚减值壁垒
- 投资规模:公告未披露具体金额,但资金来源强调“现有现金”而非 IPO 余款,意味着对日常经营与资本结构零冲击。
- 逻辑锚点:比特币被会计准则划分为“无形加密资产”,可抵御法币贬值;同时若比特币升值,可反哺稳定币储备或客户激励。
- 风险控制:交易所选择 HashKey Exchange——获香港牌照,实行独立冷钱包+多重签名,降低中心化交易所倒闭或被黑风险。
2. 申请稳定币牌照:抢占零售资金流入口
- 先发优势:官方发牌制度刚落地,竞争者尚未蜂拥而上。
- 生态嵌套:3000+ 中小型零售客户已运行在其 SaaS 架构之上,只需一键升级,即可接入稳定币触达供应商、消费者双端,形成“业务+金融”双重锁定。
- 监管路径:集团已启动牌照申请材料准备,预计向财经事务及库务局、香港金融管理局“双备案”。
- 盈利模型:手续费+利差。B2B 端跨境结算收取 0.2% 交易费,B2C 端消费端可按交易规模收取 0.8% 以内费用;同时通过储备金短债或货币市场基金赚取息差。
3. 与HashKey Group深度绑定:技术+流量双保险
- 账户直连:HashKey Exchange 完成 KYT/KYC 信息自动同步,为大额法币-稳定币兑换提供通道。
- API 互接:多点数智 SaaS 系统可直接调用 HashKey 托管、清算 API,缩短开发周期。
- 联合产品:计划上线“一键兑换-自动记账”功能,商户无需二次入账,会计系统同步 Delta。
在宣布合作当日,双方高层已共同拜访监管沙盒办公室,意在率先加入试点计划,缩短排队时间。
案例分析:稳定币如何重塑便利店补货流程
为了让理论更直观,我们模拟一个典型便利店场景:
- 传统模式:广州门店发现矿泉水缺货 → 区域仓调货 → 两天后到港 → 店主需预付 30% 货款 + 跨境汇兑费 2% → 30 天账期回款。
- 稳定币模式:
1) 店主在多点数智钱包中,将 HKDC 稳定的港币稳定币划转至区域仓;
2) 触及智能合约立即将 100% 货款锁仓;
3) 物流上链,确认司机二维码提货后,货款自动释放;
4) 整个跨境环节 8 小时完成,汇兑费降至 0.2%。
实测中,一家 30 家连锁便利店一年内凭此模式省下 80 万港元跨境手续费,现金流周转天数从 14 天降到 4 天。
FAQ:读者最关心的 5 个问题
Q1: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,是否会把多点数智拖入财务黑洞?
A:公司采用“自有现金”购买,属长期持有策略;按香港财务准则,以公允价值计量,但单次跌幅超 50% 才需计提减值。管理层设置了动态止损阈值,风险可控。
Q2:稳定币会不会像某些算法稳定币一样脱锚?
A:不会。公司采用“法币 100% 托管”模型,托管银行日终向市场披露储备证明;同时将储备金分存于三家 AA 级以上商银,并定期演练赎回压力测试。
Q3:普通投资者能否参与?
A:目前仅开放给 B2B/B2C 零售客户,下一期计划接入个人钱包功能,届时将发布进一步公告。
Q4:为何不把比特币也投入稳定币储备?
A:监管规定稳定币需高度流动性资产作抵押,比特币价格弹性大,尚不符合定义。未来若引入“混合担保型稳定币”政策,公司可考虑谨慎试点。
Q5:公司现金流是否承压?
A:根据 2025Q1 财报,经营现金流 1.2 亿元人民币,稳定币预备金仅动用 10% 以内,另有 5 亿元人民币银行授信额度备用。
结语:稳定币或成零售数字化“下一站”
随着《稳定币条例》8月落地,香港将涌现牌照级选手。多点数智抢跑入场,用比特币“安全垫”+牌照护城河,才能把 Web3 的流动性优势无缝嫁接到高频、小额、复杂度高的零售场景。可以预见,一旦试点成功,稳定币将成为零售 SaaS 平台的“默认支付层”。而这条新兴赛道,或许才刚刚热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