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关键词:稳定币、蚂蚁国际、跨境支付、金融科技、香港稳定币法案、区块链、数字货币、A股投资机会、ETF、政策红利
稳定币再迎巨头入局:蚂蚁国际全球牌照策略
2025 年 6 月 12 日,蚂蚁国际公告将在中国香港、新加坡同步启动 稳定币牌照 申请,并同步计划在卢森堡争取相关许可。这一动作被业内解读为蚂蚁区块链与 跨境支付 全球扩张战略的关键落子。消息公布后,港股东方云锋金融(曾用名云锋金融)单日暴涨 54.24%,侧面验证了资本市场对 数字货币 赛道的极高预期。
为什么是“稳”?
- 合规性:香港、《美国稳定币法案》双双落地,明确数字资产业务准入框架,降低监管不确定性。
- 场景打通:稳定币可在“跨境结算—跨境清算—微观支付”全流程替代传统通道,缩短交易链路、压缩清结算成本 50% 以上。
- 技术萌生:以太坊、Polygon 等主流公链均已完成协议层优化,为大市值稳定币提供更高并发、更低 Gas 的基础设施。
对市场而言,巨头的每一步都映射着潜在 政策红利:当蚂蚁将稳定币视为全球化支付骨架,传统金融 IT、云安全、风控系统都会同步迎来升级需求。👉 下一代跨境支付入口抢先看,就看谁率先拿到牌照红利!
政策盘点:从香港法案到美国 SEC 指引
- 香港:6 月初正式通过《稳定币条例(2025)》,引入“1:1 储备金+实时审计”双保险,全球发行商仅需持 HKD 1000 万保证金即可入场。
- 美国:Circle 纽交所成功上市,SEC 同一时间发布《支付型数字资产框架》,明确在岸企业合规曲线。
- 新加坡:预计 7 月推出新版《支付服务法》,对跨国大型平台降低牌照门槛。
机构测算,至 2027 年,亚太地区的 跨境支付 总需求有望冲破 10 万亿美元,而合规稳定币将占 8% 份额。仅以香港为枢纽,发行规模就将达到 2000 亿港元,拉动的技术需求相当于传统清算中心升级的 5 倍。
机构清单:哪些 A 股细分受益最大?
1. 金融 IT 与区块链基础设施
- 身份认证:监管要求“多节点实时报送”,引发 KYC、AML 系统迭代。
- 加密算法:零知识证明、多方安全计算需求激增,利好密码模块硬件商。
- 核心系统改造:传统托管行需重构帐务系统,对应高并发并行币账本引擎。
2. 跨境贸易服务商
- 把稳定币嵌入报价、锁汇、再到账环节,传统行邮税清关单据全部数字化,对应 支付 SaaS 及 海关 API 互联。
- 代表:具备海外本土收单资质、已有跨境钱包用户基础的公司。
3. 数字保险 & 理财
- 稳定币的出现降低了“换汇—缴费”摩擦,利好海外医疗险、境外旅游险线上出单。
- 再进一步,可叠加 DeFi 保险协议,把智能合约的理赔逻辑正式纳入二级市场风控体系。
4. 安全合规
- 链上监控 与 链下托管 的“双栈”需求,催生赛道隐形龙头。
- 央行多地数字货币测试已形成 标准接口,企业可直接复用工具箱,缩短开发周期。
普通人如何上车?业内基金全解析
民生证券旗帜鲜明首推 金融科技 ETF(159851) 及其联接基金。Wind 数据显示,截至 6 月 12 日:
- 基金规模:43 亿元;
- 近六个月日均成交:5.11 亿元;
- 十大重仓方向:支付清算(29%)、金融 IT(25%)、区块链硬件(20%)、身份安全(12%)、保险科技(10%)、其他(4%)。
历史回溯,9·24 行情中金融科技 Beta 值高达 1.65,是大盘情绪波动放大器。当前 跨境支付+稳定币 双政策催动下,ETF 预计还将迎来新变化。不想追高的投资者,可关注联接基金 A 类 013477、C 类 013478,灵活申赎、费率更低。
常见问题 FAQ
Q1:蚂蚁拿到牌照后就代表市场上只能存在“官方”稳定币吗?
A:并非如此。香港采用“联合监管沙盒”制度,任何通过审计保证金的企业都可发行,蚂蚁只是率先启动申请。
Q2:数字货币波动大,稳定币真的“稳定”吗?
A:严格 1:1 的法币储备与实时资产披露制度,加之链上实时监控,可将美元、港元的白天波动控制在 0.05% 以内,远高于传统支付通道。
Q3:普通投资者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参与相关港股或 ETF 吗?
A:可通过沪深港通或境内券商 ETF 场外联接基金购买。管理费、托管费已含在净值里,无需额外汇兑换。
Q4:政策突然收紧怎么办?
A:目前多国同步推进法案,且蚂蚁集团等企业已启动“白名单”式试点。制度化监管而非一刀切,是 2025 年总体基调。
Q5:技术与业务之间的关系?
A:技术输出只是底层,核心仍是支付场景与流量入口。模式跑通后,传统金融 IT 龙头会逐步替代海外供应商,A 股机会将兑现为订单。
Q6:稳定币跟数字人民币会冲突吗?
A:不冲突。数字人民币聚焦 C 端零售场景,稳定币更多聚焦跨境 B2B 大额支付,互为补充。
展望:下一个三年,谁是最大赢家?
- 至 2026 年底,香港市场合规稳定币预计破 800 亿港元,带动本地银行清算系统升级 300 亿元市场。
- 至 2027 年底,中国将完成数字人民币 + 稳定币“双栈”跨境生态,累计节省离岸通道费用超 40 亿美元。
- ETF 方向:金融科技权重将进一步向 区块链硬件 + 安全合规 倾斜,板块年化波动有望下降至 18% 以内,更有利于长期资金布局。
在不远的未来,每一次“扫码支付”背后,可能都藏着一笔由稳定币驱动的跨境清算,而你我早已身处重构浪潮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