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加密市场最新动向:合规加速、巨头入场与资本流向全景解读

·

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 2025 年 7 月初的国际加密货币动态,辅以政策、市场与技术三维视角,力求用通俗语言呈现宏观趋势,助你捕捉下一个风险与机遇交汇的节点。

一、美国监管亮色:加密 ETF「通用标准」呼之欲出

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上周密集动作,为币圈注入了一针“政策强心剂”。


二、亚洲合规趋严:新加坡提高持牌门槛

当美国在“放宽+透明”之间找平衡,新加坡却按下收紧按钮。


三、国会拉锯:反腐修正案折戟,监管博弈继续

《终结加密领域腐败》修正案在参议院以 46:54 落败,核心条款是禁止民选官员利用公职为加密货币项目“带货”。一票之差反映两大看点:

  1. 两党立场依然对立
    共和党以“扼杀创新”为由否决;民主党则担忧道德风险。
  2. 企业游说力量不可小觑
    加密行业已在华府配备高额政策团队,未来类似修正案仍可能卷土重来。

四、华尔街老钱跑步进场:德意志银行燃起托管战火

传统金融巨舰德意志银行计划于 2026 年推出数字资产托管服务,并携手 Bitpanda Technology Solutions 及瑞士 Taurus SA 共建技术栈。观察重点:


五、上市公司买爆比特币:半年囤币 24.55 万枚

2025 上半年,企业比 ETF 更疯狂:

原因剖析:


六、算力侧逆风:热浪 3% 算力熄火,利润却创新高

摩根大通数据显示,6 月全网算力下降 3%,主因是美国与哈萨克斯坦矿工因高温停机。然而:


七、行情预警:7 月历史涨多跌少,鲸鱼目标 11.6 万美元

Matrixport 统计显示,过去 10 个自然年,比特币在 7 月“7 涨 3 跌”,平均涨幅 9.1%;若维持均值,价格将挑战 116,000 美元。尽管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期货贴水、ETF 持续净流入与期权 Skew 抬升均显示多头有序加仓。


八、ETH 2.0 外围生长:ECF 搭建“无代币纯工具”生态

以太坊社区基金会(ECF)高调问世,核心思路是资助“不可篡改、无代币”的底层项目,引导传统资产(股票、债券、不动产)上链。


九、“泡菜债券”重启:美元稳定币倒逼韩国外汇立规

韩国央行结束长达 14 年的禁令,允许本地金融机构购买“泡菜债券”(在岸发行外币债),以拉抬美元流动性。背景是:

风险警示:美元融资成本仍高,短线汇率修复后,企业未必立即大规模发债。


十、Figma 掀“SaaS 持币潮”:软件公司也要囤比特币

设计协作巨头 Figma 向 SEC 递交 IPO 招股书时披露:

此举预示着“现金流充沛的 SaaS/互联网平台”或许掀起新一轮囤币浪潮;对会计师而言,如何将高波动资产归入流动资产比例,将成为美股财报季看点。


常见问题 FAQ

Q1:比特币合规 ETF 越来越多,普通投资者应该怎么选?
A:优先关注流动性高(日均量>1 亿美元)、费率低(≤0.25%)且托管商为顶级托管银行的 ETF。此外留意跟踪误差与溢价率历史数据,避免因市场情绪出现大幅度折溢价。

Q2:德意志银行做托管,对散户有什么直接影响?
A:短期内主要面向机构。但银行级托管可降低机构投资比特币的交易对手风险,长线或带来更多机构买盘,从而间接抬升比特币价格中枢。

Q3:新加坡严管离岸交易所,会不会影响币价?
A: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。资本可流向欧美或阿联酋的合规平台。对新加坡本地用户而言,可能需要额外 KYC 层级,出入金小额手续费或无感,大额才显著增加。

Q4:上市公司囤币的拐点何时出现?
A:一旦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并持续两到三个季度,融资成本下降叠加美元走弱,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或加速调配到比特币中,“囤币叙事”可能再掀高潮。

Q5:7 月比特币若真涨到 116,000 美元,现在还能上车吗?
A:历史概率≠结果。理性做法是设定分段止盈区间与止损位,用现货+低倍杠杆分批建仓,而非梭哈。合理仓位不应影响日常生活与投资纪律。

Q6:ECF 专注“无代币”项目,是否意味发币没用?
A:ECF 聚焦底层协议,不排斥其他项目发币。对创业者而言,如果商业模式天然需要激励层,代币仍有存在意义;反之,可借鉴 ECF 新范式,走“开源工具+托管收益”道路。


风险提示:本文所有数据与分析均基于公开资料与历史统计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加密市场高波动,请理性决策、严格风控。